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案例

蓄洪区移民怎么安置人口

蓄洪区移民的人口安置是涉及民生保障和防洪安全的重要工作,需结合政策法规、居民意愿及实际条件综合施策。根据安徽省及相关地区的政策文件和实践案例,蓄洪区移民的人口安置主要包括以下方式及配套政策:

一、安置方式

1. 集中统建安置

  • 保庄圩安置:在安全区域新建保庄圩,将居民集中迁入。例如霍邱县在城西湖、城东湖蓄洪区新建保庄圩,安置高程以下不安全人口。
  • 安全区安置:如湖北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计划新建新滩安全区安置21.92万人,迁入已建新堤安全区4.14万人。
  • 就近安置点建设:安置点选址需符合规划并尊重民意,例如霍邱县在21个乡镇设置安置点,提供不同户型的砖混或框架结构安置房(如60-180㎡多层或两层楼房)。
  • 2. 异地自行安置

  • 购房或自建:居民可选择到城镇购房或自行建房,但需签订协议并上交原宅基地使用权。例如安徽省政策允许通过投亲靠友或购买商品房安置,享受每户最高4.62万元补助(中央和省级补贴)。
  • 货币化补偿:部分蓄洪区对选择外迁的居民提供货币补偿,如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对3.26万人实施货币补偿异地安置。
  • 二、人口认定标准

    1. 计入安置人口的情形

    蓄洪区移民怎么安置人口

  • 户籍在册且常住本村的农业人口;
  • 现役军人、学生、服刑人员等原户籍在蓄洪区者;
  • 配偶及新生子女常住本村的农业人口;
  • 无自有住房的非农业常住人口。
  • 2. 不计入安置人口的情形

  • 已迁出或空挂户人员;
  • 已享受过迁建政策的家庭;
  • 死亡未销户者等。
  • 3. 特殊情形处理

  • 需经村组评议、公示无异议后报县级部门备案,如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
  • 三、补偿与补助政策

    1. 房屋及附属物补偿

  • 按房屋结构分类补偿,如框架结构1000元/㎡、砖混850元/㎡、砖木650元/㎡等。
  • 附属物(供电、供水设施等)按标准补偿,如太阳能移装费150元/个、固定电话移装费180元/户。
  • 2. 搬迁费及补助

  • 搬迁费按6元/㎡计算,仅限选择自行安置者;
  • 建房补助每户最高4.62万元(中央3.3万元+省级1.32万元),分阶段拨付,保留20%待旧房拆除后结清。
  • 四、后续发展与保障

    1. 产业配套

  • 在安置区周边布局养牛场、豆制品厂等产业,促进就业。例如寿县堰口镇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帮助移民实现稳定收入。
  • 推动适应性农业(如水产养殖、耐涝作物)减少分洪损失。
  • 2. 基础设施提升

  • 安置区需配套建设供水、供电、道路、教育等设施,防洪标准不低于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不低于10年一遇。
  • 安徽省规划投资40.17亿元完善蓄洪区道路、电网、饮水和通信设施,确保搬迁居民生活便利。
  • 3. 政策衔接

  • 整合危房改造、土地整治、农村能源等项目资金,优先向安置区倾斜。
  • 严格控制蓄洪区新增人口,鼓励外迁,禁止新建房屋。
  • 五、挑战与应对

  • 居民意愿矛盾:部分居民因土地依赖或安土重迁观念不愿外迁,需通过产业扶持和补偿政策逐步引导。
  • 资金与用地保障:需多渠道筹资(如省级财政、社会资本)并优化用地审批流程。
  • 总结来看,蓄洪区移民安置需兼顾“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原则,通过多样化安置方式、精准人口认定、合理补偿及后续发展支持,实现防洪安全与民生改善的双重目标。具体执行中需结合地方实际动态调整政策。

    蓄洪区移民怎么安置人口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