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国家移民管理局在2024-2025年的监管工作总结,结合其工作重点和成效,从政策优化、执法行动、服务创新等多个角度进行梳理:
一、优化出入境政策,提升监管效能

1. 便利化措施升级
全面推行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内地居民可在任一公安机关、港澳通行证及签注等业务,简化材料提交流程,实现异地办理团队旅游签注“即审即发”。
放宽过境免签政策,外国人过境停留时间由72/144小时统一延长至240小时,适用口岸新增21个(总数达60个),覆盖省份扩大至24个,促进国际人员流动。
2. 精准分类监管
针对不同群体(如学生、探亲人员、商务人士)细化签注类型,例如为澳门高校学生签发与学习期限一致的逗留签注,明确探亲签注的亲属范围,提升监管针对性。
二、强化执法行动,维护国门安全
1. 打击跨境违法犯罪
持续开展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专项行动,全链条摧毁非法出入境网络,重点整治“偷渡、、非法务工”等违法行为,2024年共查处相关案件线索147.6万件次,同比增长87.3%。
加强口岸边境风险防控,通过智能化边检设备提升查缉精准度,优化出入境人员及行李物品的预检流程,拦截高风险人员及违禁物品。
2. 深化多部门协作
联合海关、民航局等部门推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实施国际航班电讯检疫、24小时过境免检等措施,同时强化信息共享,提升联合执法效率。
三、创新服务模式,促进开放发展
1. 服务高水平开放
推出38国单方面免签、与26国互免签证政策,2024年签发口岸签证147.6万证次,过境免签适用人数同比上升113.5%,带动入境旅游及商务交流。
支持跨境电商空运发展,优化国际货物中转流程,推动“一单制”多式联运,提升航空物流效率。
2. 数字化监管转型
推广智慧口岸建设,例如在航空枢纽试点行李“双预检”、电子申报系统,减少人工查验环节;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整合航空物流信息,实现全链条数据互通。
四、强化基础建设与能力提升
1. 硬件设施升级
扩建国际航空枢纽(如北京、上海、广州),增配检验设备,提升冷链货物、高价值商品通关速度;支持建设临空经济区,增强口岸辐射能力。
优化边检快捷通道,覆盖持普通护照、港澳台通行证等群体,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
2. 队伍专业化建设
加强执法队伍培训,通过案例研讨、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业务能力;2024年新增专业化岗位招录,扩充一线执法力量。
五、社会成效与数据亮点
人员往来增长:2024年外籍来华人数同比上升29.5%,入境游消费增长显著,外国游客满意度达历史新高。
执法成效显著:全年办结群众信访举报96件、巡视巡察线索2件,食品及教育领域移送纪检监察线索10件,形成高压震慑。
科技赋能成果:电子签注设备覆盖率超90%,口岸通关时间平均缩短40%。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过“政策松绑+严格执法”双轮驱动,既便利合法往来,又筑牢安全屏障。未来将聚焦制度型开放,进一步释放免签红利,并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移民管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