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局工作报告发言
一、职能定位与改革举措
1. 深化“放管服”改革
国家移民管理局自2018年成立以来,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例如,2018年起实施出入境“只跑一次”制度,通过优化流程、电子化服务等,大幅提升行政效率。2024年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如上线医保比价小程序、扩大医保共济范围等,体现民生服务与行政效能的协同提升。
2. 优化出入境管理
通过自助查验通道(全国70多个口岸启用1100余条)、电子化证件等措施,实现“拍拍证、刷刷脸、按按指纹”快速通关,年均服务超840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针对老年群体推出适老化设施,如旅游专列的紧急呼叫器、防滑地垫等,提升特殊群体便利性。
二、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发展
1. 支持对外开放与引才引智
移民管理局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如服务自贸区建设、推动国际人才引进。通过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设立“直通车”加速高学历外籍人才落户,并优化签证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2024年新增19个新职业(如网络安全测评师、滑雪巡救员),促进就业结构升级。
2. 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地方移民管理机构(如惠州市移民办)通过乡村振兴项目(如五彩茶园)、老旧小区改造(全国新开工5.6万个小区)等,提升移民安置区的生活质量,推动城乡融合。针对水库移民的扶持政策(如消费券、建设补贴)进一步保障民生。
三、民生保障与安全治理
1. 聚焦“一老一小”需求
落实《工作报告》中“加强老年服务供给”的要求,2024年全国新建2254个养老服务设施,开通1860列老年旅游专列,服务超100万人次。完善托育支持体系,1315个县推出托育消费券及运营补贴。
2. 强化安全与法治建设
严厉打击“三非”(非法入境、居留、就业)外国人,推动非法移民遣返,并探索延长虚假陈述处罚期至10年,维护移民管理秩序。地方移民办通过法治培训、党纪教育等,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四、未来工作方向
1. 政策创新与立法完善
拟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移民法》立法,解决长期居留权门槛过高与“三非”问题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探索优先职业定向邀请(如医疗、网络安全人才),优化移民结构。
2. 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合作
继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在线预约、多语言服务等;深化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提升移民管理国际化水平。2025年拟新增“In Canada TR to PR”等试点类别,拓展移民渠道。
国家移民管理局的工作报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改革提升服务效能、保障民生需求、维护国家安全,并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与人才战略。未来将继续以立法完善、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合作为重点,推动移民管理高质量发展。
如需了解具体政策细节或地方实践案例,可进一步查阅相关来源。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