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移民途径

1. 自雇就业准证(Self-Employment Pass, EP)
适用人群:计划在新加坡成立或运营公司的企业家,包括游戏公司创始人。
核心条件:
在新加坡注册公司,注册资本建议不低于10万新元(约50万人民币)。
公司需有实际业务(如游戏开发、发行等),并能提供商业计划书。
申请人需担任公司董事或高管,月薪不低于5000新元(金融行业5500新元)。
通过COMPASS计分框架(需达到40分),评分项目包括薪资、学历、企业员工多元化等。
优势:
审批快(3-6个月),可携带配偶、子女及父母移居,配偶可合法工作。
公司利润可享新加坡低税率(企业所得税17%)。
持有EP满半年可申请永久居民(PR),是移民新加坡的快速通道。
2. 创业准证(EntrePass)

适用人群:具有创新业务模式的科技或游戏行业创业者。
核心条件:
公司需属于科技领域(如游戏开发、人工智能等),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获认可的风投或天使投资;
拥有专利或知识产权;
与新加坡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
参与支持的孵化项目。
公司需在成立后12个月内雇佣至少3名新加坡本地员工。
优势:
适合初创企业,初期投资门槛较低。
可逐步过渡到EP或PR申请。
3. 全球投资者计划(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 GIP)
适用人群:高净值企业家,需进行大额投资。
核心条件:
投资至少250万新元至新加坡企业或基金(家族办公室等)。
企业主需满足营业额要求(如过去三年年均2亿新元)。
优势:
直接获得永久居民身份,无需通过工作准证过渡。
二、行业优势与政策支持
1. 新加坡对游戏产业的扶持
新加坡将科技行业(含游戏开发)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提供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
例如,Tech@SG计划帮助科技公司快速落地,并协助招聘国际人才。
2. 成功案例参考
冬海集团(Sea Group):创始人李小冬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移民新加坡,公司旗下游戏业务(如《Free Fire》)成为东南亚头部产品。
腾讯、米哈游、莉莉丝:均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利用其作为跳板拓展东南亚及全球市场。
三、关键注意事项
1. 公司运营真实性
新加坡对自雇EP审核严格,需证明公司有真实流水和业务(如游戏收入、用户数据等),避免“空壳公司”。
2. 本地化要求
需雇佣至少2名新加坡本地员工并缴纳公积金(CPF),以符合COMPASS评分中的“支持本地就业”项。
3. 税务与合规
新加坡无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但需确保公司税务合规,避免因财务问题影响续签或PR申请。
4. 续签与转PR
EP首次获批2年,续签需证明公司持续运营和盈利。
PR申请需综合评估个人贡献(如纳税、社会融入等),通常需2-5年。
四、推荐策略
1. 路径选择:中小型游戏公司建议通过自雇EP起步,大型企业可考虑GIP。
2. 行业定位:强调公司业务的科技属性(如游戏引擎开发、AI应用等),以符合政策倾斜。
3. 本地合作:与新加坡高校(如南洋理工)或孵化器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资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申请流程或案例细节,可参考新加坡官网(后缀.gov.sg)或咨询专业移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