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移民局暑期社会实践
1. 河南大学:移民民俗文物整理(2013年)
河南大学与淅川县合作,组织文博专业学生团队对南水北调库区移民民俗文物进行系统性分类整理。实践团队在县移民局的指导下,完成了2400多件移民文物的登记建档工作,为建立移民民俗博物馆奠定基础。活动得到了副县长冀建成及移民局局长聂俊毅的支持,体现了高校与地方的深度合作。
2. 西南政法大学:移民政策调研(2016年)
西南政法大学团队围绕“丹江口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满意度”开展社会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深入县移民局、上集镇移民新村等地,收集民情民意,形成调研报告,为政策优化提供参考。
3. 长安大学:南水北调精神学习(2024年)
长安大学实践队赴淅川县移民局、邹庄移民村等地,开展“思源南水北调·感悟生态民情”主题活动。队员们通过座谈交流、参观移民文化苑和博物馆,深入了解移民搬迁历史,学习“舍小家为大家”的移民精神。活动中,移民局办公室主任刘学献详细介绍了移民安置情况。
4. 浙江大学:移民精神实地调研(2019年)
浙江大学实践团队在淅川县移民局召开座谈会,参观南水北调精神展览馆,深入了解移民搬迁的艰辛历程和“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精神内涵。学生代表表示,移民精神成为激励其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5.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移民精神宣传(2024年)
该校实践团走访渠首工程、移民新村及民俗博物馆,调研移民精神的社会影响,并在郑州社区举办宣传活动,通过讲解和互动,向公众传递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及移民奉献精神。
6. 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文化创作实践(2021年)
南阳理工学院师生深入邹庄移民村,以“追寻习总书记足迹”为主题,通过艺术创作记录移民故事,并在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学习移民精神,将文化传承融入实践。
实践活动的共同特点与意义
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国情民生的理解,也为淅川移民文化的传承和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如需了解更多细节,可参考各高校的实践报道原文。
上一篇:早期历代移民的辛酸事件
下一篇:移民中介可以移民吗知乎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