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资讯

淅川最后一批移民搬迁村

1. 搬迁时间与规模

2011年8月24日,滔河乡张庄村的312户1192名移民在完成最后的告别仪式后,于次日(8月25日)启程迁往许昌市襄城县王洛镇的新家,标志着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农村外迁移民搬迁工作的全面结束。此次搬迁是淅川县移民工程的收官阶段,实现了“不伤、不亡、不漏一人”的安全和谐目标。

2. 搬迁背景与意义

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移民迁出县,承担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水利移民任务。2009年至2011年间,全县共搬迁移民16.2万人,其中外迁移民14.65万人,县内安置1.95万人。张庄村的搬迁是这一系列工程中的最后节点,象征性地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淅川移民史。

3. 搬迁过程中的挑战

淅川最后一批移民搬迁村

移民工作面临多重困难,包括新老移民交织、安置点分散、时间紧迫等。例如,2011年6月27日单日搬迁涉及5个乡镇8个村5195人,动用车辆3133台、工作人员7152名,展现了移民工作的复杂性和高强度。张庄村的搬迁同样需要克服故土难离的情感纠葛和安置协调的复杂性。

4. 后续安置与发展

搬迁完成后,移民新村通过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保障逐步实现稳定。例如,许昌市襄城县王洛镇等安置区为移民提供靠近城区、交通便利的新居,并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加工业促进移民增收。其他安置点如邹庄村、清丰岭村等也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经营等方式实现经济转型。

总结:滔河乡张庄村是淅川县南水北调移民工程中最后一批外迁的村庄,其搬迁完成标志着淅川移民史上的重要节点。更多详细搬迁过程及安置情况可参考相关网页。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