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问答

淅川县毛堂移民搬迁房屋

一、搬迁背景与政策

1. 生态与扶贫双重驱动

毛堂乡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受生态保护限制,部分区域因山高路远、土地贫瘠难以发展,需通过搬迁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

当地实施“三不变、一自愿”政策:原有耕地和林地权属不变、惠农政策不变,户口迁移自愿,确保搬迁群众权益。

2. 搬迁规模与目标

“十三五”期间,淅川县共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129户19813人,其中毛堂乡涉及多个安置点,如铭泽社区等,搬迁户通过集中安置实现“挪穷窝”。

二、安置点建设与配套设施

1. 铭泽社区安置点

  • 住房条件:搬迁户入住统一规划的二层小楼或三居室,人均住房面积达标。例如,毛堂乡罗金凤一家从深山区迁至铭泽社区,住房条件显著改善。
  • 配套设施:社区内建有文化广场、卫生室、党群服务中心、小菜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并实现道路硬化、供水供电全覆盖,提升居住品质。
  • 后续提升项目:2020年启动第二批后续提升工程,投资180余万元建设香菇大棚等产业设施,增强社区经济活力。
  • 2. 其他安置点

    如光明社区等安置点,均选址在集镇附近或产业园区周边,便于搬迁群众就业和生活。

    三、产业与就业支持

    1. “短中长”三线产业结合

  • 短线:发展食用菌种植(如香菇大棚)、中药材(丹参、血参)等快速增收项目,搬迁户可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获得收入。
  • 中线:建设软籽石榴、薄壳核桃等生态林果基地,形成稳定收益来源。
  • 长线:依托乡村旅游和冷储加工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 2. 就业保障措施

  • 扶贫车间:铭泽社区周边设佳美伞业等车间,吸纳搬迁户就近就业,月收入约1500-2000元。
  • 公益岗位:设置护林员、保洁员等岗位,优先安排老弱病残家庭。
  • 技能培训:开展“百村万人”技能培训,组织招聘会促进转移就业。
  • 四、典型案例与成效

    1. 罗金凤家庭

    搬迁后,丈夫外出务工,罗金凤在扶贫车间工作,同时将原土地流转给企业种植核桃和血参,家庭年收入超3万元,实现脱贫。

    2. 整体脱贫数据

    截至2017年,毛堂乡已搬迁228户900人,贫困发生率从11.3%降至7.22%;2016-2017年易地搬迁户脱贫率达47%-74%。

    五、社会与文化融合

    淅川县毛堂移民搬迁房屋

    安置点通过组织传统节日活动(如中秋节移民团圆宴),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社区管理注重文化服务,如建设综合性文化场所,促进新老居民融合。

    参考资料

  • 安置点建设与政策:
  • 产业与就业支持:
  • 典型案例:
  • 社会文化: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