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库区移民规划建设
武义县的库区移民规划建设以“下山脱贫3.0”为核心,通过搬迁安置、产业扶持、生态保护等多维度政策,推动库区群众融入城镇化进程,实现共同富裕。以下是其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进展:
一、搬迁安置政策
1. 水源地移民搬迁
针对源口水库和清溪口水库两大水源保护地,武义县自2022年起实施库区村庄搬迁政策,引导村民自愿申请搬迁至县城或城镇集中安置区。例如,桃溪镇大河源村、清溪口库区盛岭下村等通过奖补资金(如户均补偿近80万元)帮助村民在县城购房,解决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
2. 石硖水库移民安置
石硖水库涉及桃溪镇双溪村5个自然村共245户520人,移民搬迁至白洋街道双溪村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道路硬化、排水系统)已基本完成,并通过“生产用地分配+就业扶持”保障移民后续生活。
二、公共服务与产业扶持
1. 公共服务均等化
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构建“中心城区—重点乡镇—一般乡镇”三级城乡生活圈,重点补足教育、医疗、养老等设施短板,推动搬迁村民向“市民”身份转变。
2. 产业融合与共富项目
三、生态保护与协同治理
1. 生态保护红线管理
划定372.14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管控水源地周边开发,并通过“库底清理+定期监测”保障水质安全。
2. 区域协同发展
融入金武同城化战略,通过交通网络(如义龙庆高速)和产业承接(如沪杭产业转移)促进移民区域经济转型,推动“行政区经济”向“区域一体化经济”转变。
四、政策创新与长效保障
1. “平急两用”设施建设
规划建设兼具日常功能与应急避险功能的公共设施,提升库区防灾减灾能力。
2. 数字化管理
通过智慧水利系统监测水文数据,优化水库调度(如石硖与源口水库联合调度),兼顾防洪与供水需求。
五、典型案例与成效
武义县通过搬迁安置、产业赋能、生态补偿等系统性规划,不仅解决了库区群众的发展困境,还为长三角区域提供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推进”的实践经验。未来将持续深化“飞地经济”和数字化治理,推动移民安置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