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资讯

易地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

易地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是保障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支撑。以下是其核心内容及实践案例的

一、基础设施的构成与要求

1. 基本生活设施

包括水、电、路、网等基础配套,以及垃圾处理、消防通道等安全设施。例如,云南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了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全达标,覆盖水电路网等基本需求。六安市金安区明确安置点设施涵盖卫生室、文化广场、亮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并由专人负责日常维护。

易地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

2. 教育与医疗资源

  • 教育:需配套建设幼儿园、中小学,重点提升初中阶段教育质量,阻断代际贫困。南宁市新建安置点配套学校19所,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 医疗:合理配置社区医院、卫生站,加强远程医疗技术应用。例如,理塘县城西移民新村通过医养融合服务提升医疗资源可及性。
  • 3. 公共服务与文化设施

    包括文化活动室、养老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等。云南建设了2567个文化活动室和2631个室外活动广场;方山县盛祥安居小区设立日间照料中心,提供老年人生活照料和文娱活动。

    4. 产业与就业支持设施

    安置区需结合产业园区或景区布局,配套仓储、轻纺产业街区等。黔东南州将安置点选址与工业园区、景区结合,同步规划产业配套;罗甸县2025年计划通过屋顶光伏项目和充电站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二、建设标准与规划原则

    1. 选址与规划

  • 优先选择城区、园区、景区等潜力地段,如黔东南州安置点多依托县城或产业园区。
  • 遵循“保基本、微利定价”原则,确保住房质量达标。例如,凯里上马石安置点通过指导价和补贴降低购房成本。
  • 2. 建筑设计规范

  • 安置房面积按户分类(如42-72平方米),配备防护门、独立水电设施,厨房和卫生间需贴砖并安装基本设备。
  • 外立面需符合城市景观要求,如采用乳胶漆或防滑地砖。
  • 三、后续管理与维护机制

    1. 管护责任

    由乡镇组织落实,优先聘用搬迁群众参与日常维护。例如,六安市金安区要求定期检查设施损耗,及时维修并建立奖惩制度。

    2. 群众参与

    搬迁群众有权监督设施使用,同时需遵守公共秩序(如禁止乱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罗甸县通过网格员排查移民需求,推动政策精准落实。

    3. 动态调整与资金保障

    利用剩余搬迁资金支持后续设施升级。南宁市按“一点一策”计划完善学校、农贸市场等;罗甸县通过争取省级资金解决安置区物业管理和住房困难问题。

    四、政策保障与地方实践

    1. 国家政策框架

  •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强调“开发性移民”,要求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协调。
  • 国务院明确土地补偿标准与铁路项目等同,并保障移民生活水平不低于搬迁前。
  • 2. 地方创新案例

  • 云南:实现教育、医疗、养老设施全覆盖,建成2631个活动广场。
  • 黔东南:按“四好”标准(地段好、房子好、环境好、服务好)建设安置区,盘活商业门面资源增加收入。
  • 湖北巴东县: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
  • 五、挑战与对策

    1. 现存问题

  • 部分安置区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增收支撑不足等问题,如老年人依赖补贴、公共服务覆盖不足。
  • 搬迁群众“两头跑”现象(白天耕作原土地、夜间回安置区)影响稳定融入。
  • 2. 解决方向

  • 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 弹性权益机制:探索迁出地“三块地”(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资源盘活,允许弹性处理旧房拆除。
  • 通过以上措施,易地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不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还能促进社会融入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政策细节可参考地方的实施细则(如《六安市金安区设施管护办法》)。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