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框架与核心法规
1. 《2009年移民法》
规定了签证申请、入境条件、居留要求、驱逐出境等核心规则。
明确了移民局的责任,包括审核申请人资质、打击非法移民、保护难民权利等。
设立“移民与保护法庭”(Immigration and Protection Tribunal),处理居留权上诉、难民申请和驱逐争议。
2. 《2015年移民法修正案》
强化了对移民工人的保护,防止雇主剥削,要求雇主必须通过移民局的认证(如技术移民中的雇主认证)。
简化了技术移民审核流程,但提高了对申请人资质(如英语能力、工作经验)的审查标准。
3. 《2007年移民顾问许可法》
规范移民顾问的资质和行为,要求提供移民咨询服务的机构或个人必须持有官方许可,确保申请过程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二、签证申请与居留安全管理
1. 技术移民类(SMC与绿名单)
语言要求:主申请人必须达到雅思6.5或同等水平,否则直接拒签。
职业合规性:绿名单职业需严格匹配移民局公布的岗位清单,且薪资需达到中位数或更高(如技能级别4-5需1.5倍中位数)。
雇主认证:雇主需通过移民局认证,确保雇佣关系合法合规。
2. 投资移民类
资金来源审查:需提供完整的资金来源证明,包括银行流水、税务记录等,防止洗钱或非法资金流入。
投资合规性:
增长类别(500万纽币):直接投资需经新西兰贸易发展局(NZTE)批准,项目需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等。
平衡类别(1000万纽币):允许投资债券、房地产(仅限商业开发)等,但需满足信用评级或合规性要求。
居住要求:增长类别需在3年内停留21天,平衡类别需在5年内停留105天。
3. 家庭团聚签证
经济担保:申请人需证明有能力负担亲属的生活费用,防止移民后依赖社会福利。
关系真实性:配偶或伴侣需提供共同生活证明(如联名账户、居住记录)。
三、移民后行为监管
1. 居留签证条件

居住时间:申请永久居民签证(PR)需在持有居民签证的2年内,每年在新西兰居住至少184天。
无犯罪记录:所有申请人需提供无犯罪证明,且需定期更新。
2. 留学生与工签持有人
打工限制:学生签证持有者学期内每周最多工作20小时,禁止自雇或从事无执照运营活动(如网约车)。
签证合规性:工作内容必须与签证类别一致,若违反规定可能面临驱逐。
四、反剥削与合规审查
1. 雇主责任
雇主需通过移民局认证,且需定期报告雇佣情况,确保薪资符合法定标准(如技术移民中位数要求)。
若发现剥削行为(如拖欠工资、超时工作),移民局可取消雇主资质并追究法律责任。
2. 移民顾问监管
非法提供移民咨询的个人或机构将面临高额罚款或刑事处罚。
五、2025年新政重点调整
1. 投资移民简化
取消英语要求,但加强资金来源审查。
新增“随时投资”机制,允许资金暂存于低风险资产(如债券、存款)后再转入合规项目。
2. 技术移民打分制优化
2023年6月起实施“6分制”,更注重工作经验和高技能岗位的匹配度。
总结
新西兰移民安全管理条例以法律为核心,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核、资金来源审查、居住要求以及雇主责任制度,确保移民过程的合法性与安全性。2025年新政进一步简化投资移民流程,但加强了对合规性和经济贡献的审查。申请人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并确保材料真实性与行为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