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水库几几年移民的
新安江水库移民工程始于1956年,并持续至1970年,历时约16年。以下是具体阶段的划分和背景:
1. 移民启动与初期阶段(1956-1957年)
1954年,国家确定新安江水电站一级开发方案,但移民工作于1956年正式启动。根据规划,1956年11月首批移民迁至浙江桐庐,标志着移民行动的开端。此阶段的移民安置以“就近上山”为主,最初安置经费为人均478元,但因政策调整,后续费用大幅削减。
2. 大规模移民高峰(1958-1960年)
1958年“大跃进”时期,移民工作进入“突击放卫星”阶段,移民速度大幅加快。1959年4月达到迁移高峰,单日最高迁移人数达10,289人,许多移民被迫“无产搬迁”(仅带被褥衣物离开),导致大量财产损失。至1960年,累计移民人数已达18万。
3. 后续调整与收尾(1961-1970年)
1961年后,因前期安置问题频发(如土地不足、移民倒流等),部分移民再次转迁至江西、安徽等地,最终总移民人数达289,951人(截至1970年)。其中,浙江省内安置21.8万人,江西省6.4万人,安徽省5,630人。
4. 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
移民工作因政治运动(如“大跃进”)和经济条件限制,出现经费压缩(最低人均仅50元)、安置粗糙等问题,导致移民与原住民矛盾频发。例如,1966年因安置纠纷引发大规模武斗,甚至动用。
总结:新安江水库移民的核心年份为1956-1970年,其中1958-1960年为最密集阶段。这一过程既是国家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也因历史局限性成为数十万移民集体奉献与牺牲的缩影。
上一篇:怎样才能移民加拿大国籍
下一篇:早期美国对移民的态度是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