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久居留(PR)申请政策优化
1. 留学生申请条件放宽

取消国际学生需在新加坡居住满2年的要求,改为通过至少一项国家级考试(如PSLE、GCE O/A水准)或就读综合课程(IP)即可申请PR。
15岁以上学生可通过Singpass独立申请,未满15岁需监护人协助。
2. 审批流程简化与加速
审批时间缩短至6个月内(原平均9个月)。
取消Form 4A和Annex A表格,仅需提交近3个月在职证明、6个月工资单及3年税单(海外工作适用)。
3. 兵役义务调整
通过学生签证或父母担保获得PR的男性需履行兵役义务。若在大学期间获得PR,需中断学业服役,不再允许学业延期。
4. 家庭成员信息要求
家庭成员(父母、兄弟姐妹)需详细填写工作、学历、收入等信息,以评估申请者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二、工作准证与人才引进政策
1. 就业准证(EP)调整
薪资门槛:非金融行业月薪不低于5,000新元,金融行业5,500新元,需通过Compass综合评分系统审核。
COMPASS评分更新(2025年1月生效):
薪资基准按行业调整,新增半导体行业职位至短缺职业列表(SOL)。
认可教育机构及专业资格清单更新。
2. 新推出ONEPass准证
针对顶尖人才(如科技、金融领域),有效期延长至5年,允许自由更换雇主,配偶可合法工作。
3. 技术移民优先领域
科技、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人才优先审批,需获得新加坡科技局(ASTAR)或经济发展局(EDB)认证企业的雇佣合同。
三、投资移民政策调整
1. 全球投资者计划(GIP)
最低投资额提升至250万新元,需投入指定基金或成立企业并创造至少10个本地岗位。
优先投资领域:科技创新、环保产业、医疗和教育等。
2. 家族办公室与自雇移民
家族办公室需管理至少250万新元资产,家族成员可担任高管并申请EP,2年后可申请PR。
自雇移民需提供企业3年财务报表、本地员工雇佣证明及银行流水。
四、留学生及家庭团聚政策
1. 留学生家庭陪读政策
允许男性监护人(如父亲、祖父)申请长期探访准证(LTVP),但每个家庭仅限1人陪读。
2. 家庭团聚移民

PR持有者可担保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PR,需提供婚姻真实性证明(如联名资产记录)。
公民可为父母申请长期居留,但需提供经济担保(如收入证明、公积金记录)。
五、其他重要政策
1. 审查趋严
加强资金来源合法性审查,虚假材料(如虚构工作经历)将列入黑名单,影响后续申请。
2. 融入要求
新移民需参与社区活动(如SG PR Journey项目),学习本地语言及文化。
PR及公民需申报全球收入,但享受低税率(个人所得税最高22%)及无资本利得税。
总结与建议
新加坡移民政策呈现“精准筛选、高效审批、长期融入”的特点,建议根据自身背景选择合适途径:
技术人才:优先通过EP或ONEPass申请,注重行业匹配和薪资达标。
投资者:利用GIP或家族办公室计划,关注新兴领域投资。
留学生:通过教育路径积累本地背景,尽早参与国家级考试。
家庭团聚:提前准备经济证明,确保材料真实性和完整性。
更多细节可参考新加坡移民局(ICA)及人力部(MOM)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