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移民政策调整
1. 全球投资者计划(GIP)
投资额提高:2023年3月后,GIP投资门槛大幅提升,例如:
方案A:需投资1000万新币成立实体公司,并雇佣30名员工(半数需为公民);
方案B/C:投资基金或家族办公室的门槛分别提高至2500万新币和2亿新币;
2025年新增要求:GIP续签需满足投资计划落实、员工雇佣及居住时长等条件,否则可能仅获批短期再入境许可(REP);
行业扩展:新增科技创新、环保产业、教育等投资领域,吸引高潜力行业。
2. 家族办公室
需设立2亿新币规模的家族办公室,并为家族成员申请EP,2年后可申请PR。
二、技术移民政策更新
1. 就业准证(EP)与S准证(SP)
薪资门槛提高(2025年1月起):
EP:金融行业月薪要求从5500新币升至6200新币,其他行业从5000升至5600新币;
SP:金融行业月薪要求3800新币,其他行业3300新币;
COMPASS评分系统:申请人需通过学历、薪资、行业紧缺性等维度累计40分,例如:
毕业于全球前100院校(+20分)、从事紧缺职业(+20分);
学历认证:要求第三方认证学历,严查造假。
2. 顶级专才准证(ONE Pass)
针对月薪3万新币或任职于市值5亿美元企业的高端人才,有效期5年,允许自由创业或兼职;
配偶可合法工作,无需单独申请准证。
三、家庭团聚与教育移民
1. 家庭团聚政策

简化流程:配偶及子女申请家属准证(DP)条件放宽,月薪1.2万新币可为父母申请长期签证;
PR申请优势:EP/SP持有者的配偶及未婚子女更易获批。
2. 教育移民

留学生PR新政:取消居住满2年限制,通过国家级考试(如PSLE)即可申请PR;
陪读政策:优化学生及陪读签证流程,优先保障国际学生入学公立学校。
四、特殊人才与创业移民
1. 经济战略人力计划(M-SEP)
为企业提供额外工签配额,吸引科技、金融、医疗等领域人才;
2. 自雇移民
通过注册新加坡公司并自雇申请EP,需提交3年财务报表及本地员工雇佣证明。
五、PR申请趋势与注意事项
1. 审批数据
2024年新加坡新增3.5万PR和2.4万公民,创10年新高;
优先人群:年轻申请者(20岁以下)、高学历者、东南亚及亚洲籍人士。
2. 申请优化
流程简化:审批周期缩短至6个月,取消部分表格;
避坑提示:避开大选年(如2025年5月、11月),政策可能收紧或暂停审批。
六、政策趋势与建议
窗口期:新加坡计划2030年人口达690万,当前缺口近百万,移民政策仍处宽松期;
建议:尽早规划留学或职业路径,选择紧缺行业,准备完整材料以提高成功率。
如需更详细政策解读或个性化方案,可参考新加坡移民局官网([ICA])或咨询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