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移民与国籍法律法规以吸引全球人才、保障社会多元化和国家稳定为核心,其政策涵盖移民途径、永久居民(PR)申请、入籍条件及国籍法等多个层面。以下是综合整理的主要法规与政策要点:
一、移民途径与准证类别
1. 工作类移民
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 EP):适用于专业人士、经理和高管,需月薪≥5600新元(金融行业≥6200新元),并通过互补性评估框架(COMPASS)达到40分,学历、薪资、企业背景等均影响评分。
科技企业家准证(ONEPass):2024年新政推出,有效期5年,允许自由创业或为多雇主工作,配偶可合法就业,适合科技领域人才。
S Pass:针对中级技术工人,薪资门槛较低,需通过技能和学历评估。
2. 投资与创业类
全球投资者计划(GIP):需投资≥300万新元(2024年门槛提高),领域扩展至科技、环保、医疗等新兴行业,可快速获得PR。
储蓄计划:向储蓄150万新元(约90万美元)的企业家可申请PR。
创业准证(EntrePass):需提交创新商业计划,获得新加坡机构支持后可申请。
3. 家庭团聚类
PR或公民可为配偶、子女及父母申请长期居留准证,需证明经济能力和稳定居住。
海外出生子女:若父母为公民,子女可通过血缘获得国籍,但需满足父母在子女出生前的居住要求(如过去5年内累计住满1年)。
4. 特殊人才计划
艺术人才计划:艺术家、作家等需通过国家艺术理事会评估,提交作品集及履历。
技术工人计划(PTS):需持有就业准证,通过积分制评估年龄、学历、薪资、亲属关系等。
二、永久居民(PR)与入籍条件
1. PR申请条件
就业贡献:需稳定工作、按时纳税,薪资水映经济贡献。
居住要求:通常需持工作准证居住2年以上,新政强调5年内实际居住≥30个月。
社会融入: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服务,展示文化适应能力(如语言、节日活动)。
2. 入籍基本要求

PR持有时间:通常需持PR身份满2-5年,具体因申请途径而异。
居住时长:申请前需连续居住≥2年,且总居住时间符合移民局要求(如5年内住满30个月)。
经济能力:需稳定收入、纳税记录,无依赖社会福利。
语言与考试:需掌握英语、华语或马来语之一,并通过新加坡历史、法律等入籍考试。
品行审查:无犯罪记录,需提供原籍国及新加坡的无犯罪证明。
3. 入籍流程
提交在线申请→面试与考试→宣誓仪式→领取公民证书及护照。
三、国籍法核心规定
1. 国籍获取方式
出生:父母至少一方为公民,且非外交官子女。
血缘:海外出生子女需父母满足居住要求,且未自动获得出生国国籍。
注册:PR满2年可申请,男性需完成国民服役。
归化:需放弃原国籍,22岁以下双重国籍者需在成年后选择保留新加坡籍。
2. 双重国籍限制
原则上不承认双重国籍,归化者需放弃原国籍;22岁前拥有双重国籍者需在成年后选择保留其一。
3. 公民义务

男性公民需履行国民服役(18岁入伍),拒绝服役可能影响公民权。
四、近期政策调整(2024-2025年)
1. 居住与贡献要求升级:PR入籍需5年内住满30个月,强化社区参与和税务记录审查。
2. 高技能人才优先:科技、金融等行业人才通过ONEPass等计划快速获得居留权。
3. 投资领域多元化:GIP计划扩展至绿色科技、医疗等新兴领域,吸引高净值投资者。
4. 简化留学生PR路径:取消部分留学生2年居住要求,优化审批流程。
五、注意事项
语言能力:英语为行政和职场主要语言,流利程度直接影响融入评估。
税务合规:完整的纳税记录是PR和入籍审批的关键。
政策动态:移民法规频繁调整,建议通过官网(后缀.gov.sg)或专业机构获取最新信息。
如需具体申请流程或个案评估,可参考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ICA)或经济发展局(EDB)官方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