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产品

新加坡投资移民2004

新加坡投资移民计划自2004年推出以来,经历了多次政策调整和演变,以下是基于2004年背景及后续发展的关键信息整理:

一、2004年推出的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GIP)

新加坡于2004年正式推出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 GIP),由经济发展局(EDB)主导,旨在吸引高净值企业家和投资者通过投资推动新加坡经济发展,并直接获得永久居民(PR)身份。

  • 初始政策特点
  • 1. 投资门槛:最初要求投资至少100万新币到批准的基金,无居住要求。

    2. 目标人群:面向有成功商业背景的企业主和投资者,无学历、语言或年龄限制。

    新加坡投资移民2004

    3. 快速移民路径:直接获得PR身份,两年后可申请公民。

    二、GIP的后续演变(2005-2023年)

    1. 政策收紧与调整

  • 2011年:投资额从100万新币大幅提高至250万新币,并取消部分投资方案(如方案C)。
  • 2012年:新增公司营业额要求(近三年年均营业额达5000万新币),限制房地产行业申请。
  • 2023年:进一步调整投资门槛,方案A投资额提升至1000万新币,并要求续签时雇佣30名员工(至少10名新增、半数新加坡公民)。
  • 2. 投资方案分类

  • 方案A:投资1000万新币于新加坡企业(需创造就业)。
  • 方案B:2500万新币投向指定基金。
  • 方案C:设立家族办公室,需管理至少2亿新币资产(其中5000万新币需投资于特定类别)。
  • 三、当前GIP的核心要求(2023年后)

  • 申请人分类:分为资深企业主、下一代企业主、快速增长企业创始人、家族办公室负责人四类,不同类别的资产和公司规模要求不同。
  • 续签条件:PR身份需通过再入境许可证(REP)续签,续签时需满足投资持续性和本地就业贡献(如方案A需雇佣30人且半数公民)。
  • 四、与其他移民政策的对比

  • GIP优势:一步到位获得PR,适合高净值人士;家族办公室负责人仅能选择方案C。
  • 替代方案:若资产不足,可考虑创业准证(EP)或家族办公室(最低2000万新币投资)等途径。
  • 五、政策趋势分析

    GIP计划自2004年推出后逐步收紧,反映了新加坡对高质量投资的偏好。例如,2023年调整后,投资门槛和续签要求均大幅提高,强调对本地经济和就业的长期贡献。新加坡通过取消金融投资者计划(FIS)等举措,进一步聚焦于吸引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家。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政策对比或申请流程,可参考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的官方说明或咨询专业移民机构。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