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业移民核心途径
1. 创业自雇(自雇EP)
流程:注册新加坡公司→自雇为高管→申请就业准证(EP)→持EP满2年后申请PR→后续可入籍。
条件:
大专及以上学历,具备管理或创业经验。
公司需实际运营,产生流水并雇佣至少2名本地员工(公民或PR),缴纳公积金(CPF)。
月薪不低于5000新币(金融行业要求更高)。
优势:灵活性强,适合中小企业主;无需提前在新加坡找到工作。
注意事项:公司需真实经营,避免代运营造假,否则可能面临审查和身份取消风险。
2. 创业准证(EntrePass)
适用对象:创新型企业家、科技领域人才或投资者。
条件:
公司注册时间不超过6个月或获批后注册。
满足以下任一要求:
获得认可的风投或孵化器支持;
拥有知识产权或与新加坡研究机构合作;
有成功创业/投资经验(如曾出售科技公司或管理5亿美元企业)。
持股至少30%并担任核心管理层。
限制行业:餐饮、夜店、传统中医等不被支持。
福利:可携带家属,首年有效期后可续签。
3. 全球投资者计划(GIP)
特点:一步到位直接申请PR,适合高净值人群。
条件:
企业主:过去三年年均营业额达2亿新币,投资至少1000万新币设立实体或基金。
家族办公室:管理规模2亿新币,其中5000万需投资本地项目。
优势:无需先申请工作准证,流程快捷(约9-12个月)。
二、其他创业相关移民选项
4. 科技准证(Tech Pass)
适用人群:科技领域高管或研发专家,需满足高薪(月薪10万人民币以上)或产品用户超10万。
优势:无需雇主担保,可自由创业或担任董事。
5. 家族办公室
类型:13O(管理规模2000万新币)或13U(5000万新币)。
要求:设立基金公司和家族办公室,投资至少10%资金于本地,并雇佣专业人员。
三、关键注意事项

费用:
创业自雇:公司注册费约3000新币,年运营成本约10万新币(含工资、租金等)。
GIP:投资额1000万-2500万新币,申请费约1万新币。
续签与PR申请:
自雇EP续签需证明公司持续运营,PR审批侧重对本地经济贡献(如税收、就业)。
EntrePass续签需满足收入或投资指标(如年收入超10万新币或创造5个本地岗位)。
政策变化:2023年起加强背景审查,优先支持科技、金融和电商等产业。
四、推荐策略
初创企业:选择创业自雇或EntrePass,优先布局电商、科技等新加坡鼓励行业,利用Shopee或TikTok平台快速积累流水。
高净值人士:通过GIP或家族办公室实现资产配置与身份规划并行。
规避风险:避免“空壳公司”,建议委托专业机构合规运营,确保税务和雇佣合规。
更多细节可参考新加坡人力部(MOM)和经济发展局(EDB)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