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pic移民和自雇移民
1. 基本定义
通过注册新加坡私人投资公司(Private Investment Company),以股东/董事身份申请EP工作准证,主要业务为金融类投资管理。需投资至少100万新币于金融产品,可自主或委托第三方管理。
特点:属于金融行业,无需实体运营,资金在公司名下,享受前三年税务豁免。
通过在新加坡注册普通公司(非金融类),担任高管申请EP。公司需与申请人国内行业相关,需真实运营(如租办公室、雇本地员工),无明确投资门槛但需覆盖运营成本。
特点:行业受限制,需提交商业计划书,运营半年后可申请EP。
2. 核心区别
| 对比维度 | PIC自雇移民 | 传统自雇移民 |
|--||--|
| 行业限制 | 无限制,专注金融投资 | 需与申请人原行业相关,跨行业申请难度高 |
| 投资门槛 | 至少100万新币投资金融产品 | 无明确要求,但需覆盖运营成本(如租金、薪资) |
| 运营要求 | 无需实体办公或雇人,可委托第三方管理 | 需真实运营,租用办公室并雇佣本地员工 |
| 申请周期 | 3-6个月获批EP,无需等待运营期 | 需运营半年后才能申请EP |
| 风险 | 资金可控,可选择低风险理财产品 | 创业风险高(市场、法规、成本等) |
| 税务优惠 | 前三年税务豁免 | 无特殊税务优惠,需按常规纳税 |
| EP申请优势 | 金融行业受支持,EP及后续PR获批率较高| 需通过COMPASS评分系统,竞争较激烈 |
3. 适合人群
✔ 高净值人士,需资产全球配置及税务规划
✔ 无特定行业背景,但有金融投资经验者
✔ 希望快速获得EP且不愿参与日常运营者
✔ 有明确行业背景,计划拓展新加坡业务的企业家
✔ 能承担实体运营成本及创业风险者
✔ 需通过自雇积累本地商业经验以申请PR者
4. 2025年政策调整影响
5. 总结选择建议
更多政策细节或个性化评估,建议咨询专业移民机构。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