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国家

张家川县下仁村移民搬迁

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进程中,下仁村移民搬迁项目成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座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小村庄,曾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典型代表,村民世代与贫困、地质灾害、基础设施滞后抗争。2020年以来,在精准扶贫与生态避险政策的双重驱动下,下仁村通过易地搬迁实现了从“山沟土房”到“现代社区”的跨越式发展,不仅重构了村民的生活空间,更激活了产业转型与社会治理的创新动能。这一过程凝聚着政策设计的精准性、基层实践的创新性,以及群众主体性的觉醒,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

一、政策框架:多维驱动的搬迁逻辑

张家川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其移民搬迁政策具有典型的复合型特征。一方面,下仁村所在的张川镇地处地质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生态安全威胁倒逼搬迁。如木河乡店子村搬迁案例所示,通过“四避开”(避开地质灾害区、生态保护区、基本农田、文物遗址)原则科学选址,确保新居安全。村庄长期受限于交通闭塞与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2亩,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形成“贫困—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

政策实施中,张家川县构建了“搬迁+产业+生态”的协同机制。以2015年《张家川县易地扶贫搬迁支持计划》为基础,下仁村搬迁被纳入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库,通过整合中央财政补助、省级配套资金及农户自筹,每户获得住房建设补贴10万—15万元。创新“阳光搬迁”模式,从安置点选址到户型设计均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资金流向,确保过程透明。

二、安置实践:从物理空间到社会空间的重构

下仁村移民搬迁并非简单的居住地转移,而是生活系统的整体升级。新社区规划借鉴兰州新区保障房经验,采用“集中安置+功能复合”模式:住宅区配置水电气暖一体化设施,教育医疗资源半径缩短至1公里内,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就业培训与法律咨询。64岁村民马召玲的感慨印证了这种变化:“住进带电梯的楼房,再不用挑水走山路,孙子读书就在家门口。”

社会关系网络的重建是更深层挑战。搬迁初期,村民面临从“熟人社会”到“单元楼社群”的适应难题。对此,社区引入“楼栋长”制度,由老党员、乡贤担任调解员,组织社火、秦腔演出等文化活动,促进邻里融合。保留原有村集体土地承包权与山林收益分配权,缓解身份认同焦虑。

三、产业振兴:内生动力培育路径

“搬得出”易,“稳得住、能致富”难。下仁村的破题之道在于将搬迁与产业嵌入相结合。依托张家川县“人均两头牛”的畜牧产业优势,为搬迁户提供基础母牛补贴(每头5000元)与养殖技术培训,引导家庭牧场与合作社联动发展。水泉村党全才通过政策扶持将养牛规模从4头扩大到18头,年收入增至5万元的案例,为下仁村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借力兰州新区产业辐射,探索“飞地经济”。新区现代农业公园提供设施农业岗位,绿色化工园定向招聘搬迁群众,并通过“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实现就业率98%以上。下仁村村民李宝清在新区从事冷链物流工作,月收入超过4000元,印证了“离土不离乡”的就业转型可行性。

四、生态治理:人地关系的再平衡

搬迁不仅是人口的空间转移,更是生态修复的契机。下仁村旧址实施退耕还林与植被恢复工程,栽种油松、沙棘等耐旱树种,坡度25°以上耕地全部纳入生态补偿范围,每年每亩补助120元。迁出区土地通过流转发展光伏产业,建成20兆瓦分布式电站,收益的60%反哺村集体,形成“生态保护—产业反哺”闭环。

新社区则践行低碳理念,安装储能光伏路灯50盏,推广沼气集中供气系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这种“生态社区”模式在木河乡店子村已初见成效,年减少碳排放约200吨,成为全省生态搬迁示范点。

五、挑战反思:可持续发展路径优化

尽管成效显著,下仁村搬迁仍面临多重挑战。经济层面,部分中老年村民难以适应非农就业,存在“政策依赖”风险;社会层面,社区治理从“村委主导”向“居民自治”转型尚需制度创新;文化层面,传统农耕文明与城市生活方式的冲突亟待调和。

未来需在三个方面深化:其一,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搬迁满5年的家庭进行跟踪评估,防止返贫;其二,推广“乡愁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与手工艺品加工,活化传统文化资源;其三,探索“智慧社区”建设,运用大数据平台实现公共服务精准投放。这些举措将推动移民搬迁从“物理位移”迈向“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结论:张家川县下仁村的移民搬迁实践,诠释了“空间重构—产业重塑—生态重建—治理创新”的系统性变革逻辑。它证明,在精准扶贫与生态文明的交织语境下,移民搬迁不仅是生存权的保障,更是发展权的升级。未来的乡村振兴,需要更精细化的政策设计、更包容性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更可持续的产业生态系统,让每一个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有家有业有幸福”。

张家川县下仁村移民搬迁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