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水库移民搬迁工程
张家口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利枢纽,其水库移民搬迁工程涉及多个历史与当前项目,涵盖防洪、供水、生态修复等多重目标。以下是该地区水库移民搬迁工程的主要信息梳理:
一、官厅水库移民(历史性工程)
1. 背景与规模
官厅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1954年竣工),位于永定河上游,跨河北怀来与北京延庆。为修建水库,怀来县淹没古城及8个乡镇、100个村庄,20万亩土地沉入湖底,超过6万居民搬迁,成为新中国首批大规模水库移民。搬迁过程中投入15万人次保障人员,转运货物30万吨,总行程超5000公里。
2. 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近年来,怀来县通过建设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2019年通过国家验收),修复生态系统,同时发展数字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
二、近年重点移民搬迁项目
1. 月塘镇“美丽移民乡村”建设(2024年完工)
2. 乌拉哈达水利枢纽(在建)
三、政策支持与后续扶持
1. 移民安置规划与培训
张家口市针对抽水蓄能项目(如蔚县九宫山、怀来官厅等)开展专项培训,要求2023年9月底前完成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初稿,强调实物调查、停建令申请等前期工作。
2. 后期扶持资金与监测
四、移民搬迁模式与成效
五、社会与文化影响
张家口的水库移民搬迁工程兼具历史意义与现代发展需求,通过政策保障、资金支持与生态经济融合,逐步实现移民生活改善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未来需持续关注新建项目(如乌拉哈达枢纽)的移民安置进展,以及后期扶持政策的长期效果。
上一篇:同德县移民安置中心主任
下一篇:怎样才能移民非洲中非呢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