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移民资讯

原州区头营镇生态移民村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一场持续十余年的生态移民工程正在书写中国减贫史的重要篇章。原州区头营镇作为这一工程的缩影,见证了35万贫困群众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走向新生的全过程。从荒山旱塬到产业兴旺的移民新村,从人畜混居到现代化社区,头营镇通过“搬迁安置、产业培育、生态修复”三位一体的模式,探索出一条兼顾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里的故事,不仅关乎个体的命运转折,更折射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层实践智慧。

移民工程的实施与成效

头营镇生态移民工程的启动可追溯至“十二五”规划初期。2011年宁夏启动的35万生态移民计划中,原州区承担了重要任务,头营镇南城拐子、利民村等安置区成为首批示范项目。根据规划,工程遵循“近水、沿路、靠城”原则,通过整合农田水利、住房建设、教育医疗等10大类工程,构建起完整的移民社区体系。

以民族团结新村为例,该安置区通过三期建设累计安置1720户7830人,实现了从“土坯房”到“大瓦房”的居住革命。移民户均配置日光温室、养殖暖棚、太阳灶等生产生活设施,人均水浇地面积达到1亩以上。截至2022年,头营镇累计投入4.38亿元完善基础设施,使4.4万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种“当年建设、当年搬迁、当年定居”的高效模式,被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评为“合格工程”。

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

产业培育是移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头营镇采取“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形成了冷凉蔬菜、菌菇种植、肉牛养殖三大支柱产业。2023年,马园村通过农发基金贷款建设40栋智能化温室大棚,配套冷链物流设施,实现年产蔬菜6000吨,产品远销长三角地区。

在利民村,“菌菇经济”成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通过闽宁协作项目引进香菇品种,建设72栋菌棚,农户李宝山通过租种3个菌棚实现年收入5万元。该村与宁夏瑞丹苑公司建立“订单农业”合作,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杨郎村依托“经营主体+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肉牛养殖,家庭农场主王伟伟带动村民养牛600余头,户均增收5万元。

生态修复的系统工程

移民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在头营镇得到充分体现。迁出区通过退耕还林、水源涵养林建设,使300万亩土地逐步恢复生态功能。贺家湾村在160户搬迁后,投入1160万元治理1万亩荒山,营造4700亩林地,建成固原市水源地生态保护区。这种“南治理、中修复”的生态策略,使区域植被覆盖率从搬迁前的不足15%提升至2020年的38.6%。

原州区头营镇生态移民村

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保障了生态效益最大化。研究显示,利民村的空间剥夺指数为0.370,低于搬迁前的0.512,表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显著改善。通过“人畜分离”改革,安和村建设标准化牛棚6栋,实现2000头肉牛集中养殖,既改善人居环境,又降低养殖污染。

社会治理的协同创新

在社区治理层面,头营镇探索出“党建+产业+文化”的多元共治模式。杨郎村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积分制管理体系,将产业振兴与乡风文明结合,2023年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安和村通过“两小园”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发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种植苗木2.9万株,形成生态观光林带。

文化融合成为社会治理的润滑剂。南城拐子安置区91%为回族移民,通过建设文化室、活动广场,开展秧歌培训等举措,促进多民族社区共建。马女儿等移民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实现了从“山里人”到“新市民”的身份转变。这种社会资本的重构,使移民社区的社会融入度提升至82.3%。

后续发展的持续提升

面对乡村振兴新要求,头营镇启动“百万移民提升行动”,在产业升级、数字赋能、文化传承三个方向寻求突破。2023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中,该镇获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支持,计划建设瓜菜分拣车间4526平方米、冷藏库1318平方米,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同时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圆德村开展50期电商培训,800余移民掌握网络销售技能。

学者建议未来应加强移民文化研究,如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提出的“文化大开放”战略,可通过建设移民博物馆、发展文旅融合产业,将生态移民经验转化为文化资本。空间剥夺指数的动态监测、碳汇交易机制探索等,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方向。

原州区头营镇的生态移民实践,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路径。通过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创新性的产业培育、科学化的生态治理,这里实现了从生存型移民向发展型移民的跨越。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激活内生发展动力等方面实现突破,将成为新时代移民工程研究的核心命题。头营镇的经验证明,当政策温度与群众创造力相遇,昔日的“旱塬苦地”终将蜕变为“希望绿洲”。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