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知名项目

三峡移民的人都移民到哪里了

三峡工程的移民安置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非自愿性移民工程,涉及约131万至140万人口(不同统计口径存在差异)。根据移民政策、地理分布和安置方式的不同,移民主要被安置在以下地区:

一、省内安置(湖北省、重庆市)

1. 就近后靠安置

  • 方式:在库区淹没线以上的安全区域重新选址,保留原有社区网络,占移民总数的近65%。例如,湖北秭归县将老县城迁至大坝附近的茅坪镇,巫山县、奉节县等通过土地调整和开垦新农田安置移民。
  • 特点:移民继续从事农业,但土地质量下降(如坡度大、碎石多),需发展高价值作物(如秭归的脐橙产业)。
  • 2. 省内跨县迁移

    三峡移民的人都移民到哪里了

  • 范围:湖北省内的荆州、咸宁、黄石、恩施等地,以及重庆市的涪陵、万州、巫山等区县。
  • 二、外迁安置(跨省迁移)

    三峡移民的人都移民到哪里了

    1. 华东地区

  • 主要省市:上海、江苏(如东台市)、浙江(杭州、温州)、安徽(芜湖、安庆)、江西(南昌、上饶)、福建(福州)。
  • 政策支持:提供住房、就业培训,部分移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如蔬菜大棚、养殖业)实现致富。
  • 2. 华南与华北地区

  • 广东:接收移民并配套基础设施和就业机会。
  • 山东:肥城、鱼台等地建有专门移民新村。
  • 3. 西南及其他地区

  • 四川、贵州:如宜宾、遵义等地。
  • 新疆:少量移民迁至喀什、和田等地区,数量约数千人。
  • 三、安置政策与挑战

  • 开发性移民方针:通过经济补偿、土地调整、产业扶持(如脐橙种植、旅游业)保障移民生活水平。
  • 外迁调整:因库区环境容量不足,1999年后增加外迁比例,缓解土地压力。
  • 遗留问题:部分后靠移民面临耕地不足(人均不足0.3亩)、住房老化等问题,需后续政策支持。
  • 四、典型案例

  • 湖北秭归:10万移民迁至茅坪镇,发展脐橙产业,同时迁移屈原祠等文化遗产。
  • 湖南永兴县:接收213名移民,通过建设移民新区改善住房和基础设施。
  • 上海崇明岛:云阳移民徐继波成为“外迁第一人”,引入家乡黄桷树并成功创业。
  • 三峡移民的分布呈现“省内集中,全国分散”的特点,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如后靠安置),也通过外迁实现了人口与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工程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社会治理能力的重大实践。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