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知名项目

加拿大新移民安家攻略之子女上学

  说到公营学校和校制系统,小朋友如果需要,学校能提供什么帮助?校局有两个区别,一个是公营的校局,另一个是天主教校局。如果是住在Markham、Thornhill、Richmond Hill会有他们的校局,也就是York Region District School Board,或者York Region Catholic School Board。多伦多里面也是差不多设置,有Toronto District School Board包括日托、小学、中学,当然多伦多也有Toronto Catholic School Board。

  

  校服与校车

  大部分公营学校都不用穿校服,学校里通常有摆放学生自己的衣服和书包的地方。如果年龄比较小的比如JK和SK的孩子,衣服需要缝个名字上去,饭盒和鞋子也是同样处理。

  学校无论如何都会给小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这么做对小孩的健康有益,如果是很小的孩子就会有不少成年人跟着,确保他们戴好帽子,颈巾,手套,穿鞋,风衣,才会和他们出外。

  学校也有校车制度,一个月大概几十元。你可以选择用或者不用这个服务,不用的话可能是住得离学校比较近,家长想和孩子一起走上学,有更多的亲子时间;又或者,上学的时间和上下班时间差不多,那就可以开车送孩子上学。

  要注意校区的限速是时速40公里或以下,如果因为赶时间而超速飞车,一定会被抄牌和严重罚款。加拿大是非常注重小朋友安全的国家,校区无论是早上还是下午,或是周末没有课堂的时候,限速都是在时速40公里或以下。而且在上下学的时候,路上有很多小孩,他们的身高都比较矮,所以大家都不想弄伤小孩。

  捐钱与贡献社区

  另外,送小朋友上学不时会需要捐钱,或者要买些女孩童军曲奇、奖券之类的,都是帮学校筹钱。天气好的时候如果有些什么文娱活动,也会叫家里烤些蛋糕,做些柠檬水给孩子去卖,算是给个机会给孩子贡献社区,也教会孩子,原来要找到资源之后才能够使用资源。

  如果要校外旅行,也需要学生家长签字,也需要家长补一部分金钱。

  书包与文具

  和大陆不同的是,这边学生书包的负重较小,需要的书学校会提供,也会提供放书的储物柜。书本不需要带回家,如果有作业的话,通常都是1、2本薄薄的本子。

  小朋友需要带的是自己的文具,比如笔袋,笔盒,颜色笔或手工纸,那些就会放在书包里带上学。装东西的书包可以是背囊,但如果家长比较介意孩子的脊椎健康,也可以给他们行李箱。但要教会小朋友,如果用行李箱书包,上楼梯的时候要注意往上走不要被箱子拖下去,下雪的时候行李箱轮子也有可能被积雪堵塞。

  特殊学习班

  小朋友进了学校大家的进度都不一样,每个学校都有点不同,有些学校有精英班,有些学校有特殊班。但有特殊需求的小朋友也不是说永远被单独转调出来,几个特殊小朋友一起上课。学校也讲究共同学习,如果那个小朋友不是严重到不能够自理,很多时候学校还是会鼓励小朋友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小朋友一起上学。只是有时候有些特别班,专门带小朋友出来进行特别疗程。

  学校也有可能有些认字班,在暑假的时候特别安排小朋友上两个月,又或者是每个礼拜加几个小时的额外课程。但是要留意,这个安排每个校局和学校都不一样。唯一是相同的是,老师有责任要定期去评估小朋友的发展进度。如果老师觉得小朋友的发展进度和别的学生不一样,老师一定会和家长说。如果家长不在本地,那他们也要电邮或者找本地的监护人说。沟通之后会提供一个特别方案,一般叫IEP(IndividalizedEducation Plan),专门为小朋友而设。如果家里的小朋友比如有学习障碍,学校可能会提供IEP给学生,把标准降低一些,或者给多点时间、另类功课与考试安排和机会给这些小朋友。

  举例说,如果有个小朋友有读写障碍,他所有的指标仍都要达标,但有可能考试的时候不用手写答卷,老师以口头问答形式答卷,又或者给他更多时间写完试卷。另一个例子是,有些小朋友纯粹有语言障碍。有些孩子是本身语言发展迟缓,又或者是有其他症状导致迟缓,比如读写困难、过度活跃症ADHD、或自闭症。学校在这个情况下除了给补习班,或IEP外,也会让语言治疗师介入。

  言语治疗

  校局里会有言语治疗师,但不好的是几百所学校的教育局里,可能只有十几个语言治疗师,资源不足。因此没办法频繁的安排疗程,而且治疗师也不一定懂中文语言。

  另外,刚到埗小朋友的英语发展比中文迟缓,那做评核的结果也不一定准确。所以在公立学校或天主教学校,做法就是找语言治疗师做个评核,然后写报告,告诉老师一些贴士帮助上堂;教孩子父母一些技巧,教他们怎么教孩子。所以可能会去York Region Pre-school Speech and Language Services或多伦多市的Early Abilities之类的机构找帮助的资源,但其实很多时候也是等不到的,等候期是半年到一年半左右。小朋友如果想尽快赶上进度,就要出钱聘私人语言教育辅导。

  在Ontario Association 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s & Audiologists(OSLA)可以找到私人语言治疗师,里头会列出这一行的治疗师,也会列出他们在哪个区服务,能使用什么语言。家长可以上网找,找到合适的治疗师,就直接用电邮或电话联系他们,看看他们哪位有空位可以为小朋友提供服务。好的治疗师除了和小朋友互动,也要给功课让小朋友回去做,又会花时间和家长解释今天做了什么,这个礼拜要集中培训哪个技能等。因为语言治疗师和小孩子的互动时间每个礼拜只有1、2个小时,这是不够的。家长在家里和小朋友相处时间比较多,这个相处时间就是和小朋友磨练语言能力的机会。

  半梦半醒半疯癫

  刚到加拿大的家长要注意了,孩子上学是头等大事!这里有一些攻略供你参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经典的对白

  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教育体系,比如公校和私校的区别。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寻鱼水之欢

  每个省都有不同的入学要求和流程,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几妆痕

  孩子的英语能力很重要,如果不够好可以参加语言培训班。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雁過藍天

  了解学校的课外活动和俱乐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檬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汐颜兮梦ヘ

  关注学校的安全措施,确保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空巷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兴趣班或体育项目,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过试用期的爱~

  定期和家长会面,保持与老师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包括社会实践和体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到自己的学习中来。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纸愁肠。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贝

  鼓励孩子阅读,多读书能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熟悉看不清

  了解加拿大的文化差异,引导孩子适应多元文化的环境。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然淺笑

  参与家长组织,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互相支持。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个人

  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重要的是健康快乐地成长。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未来未必来

  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共同进步。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慑人的傲气

  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提供帮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入骨相思

  利用假期带孩子去探索加拿大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样剩余

  我去年刚带着孩子移民到加拿大,对于学校的选择确实有点茫然!幸亏我提前查阅了很多资料,最终找到了一所适合我们小孩的公立小学,现在女儿学习也很好。这篇文章内容很全面,帮我解决了好多疑问!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糖果控

  说到底还是语言问题最关键啊!孩子在加拿大生活的每个方面都离不开英文。建议新移民家做好充分的语言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滴在键盘上的泪

  加拿大公立学校资源确实非常丰富,不像国内那么竞争激烈。父母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鼓励他们参加课外活动,多交朋友,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功课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过试用期的爱~

  我的孩子去私立学校读的,说真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别还是挺大的,资源方面私立学校要丰富一些。当然,学费也是个难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嫣婉语

  刚来加拿大的时候,为了孩子上学,我特意咨询了老移民朋友,他们跟我讲了许多关于公立学校申请步骤、课程安排等等,这篇文章也让我对这些事情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安я

  看来安家新生活真的离不开社区帮助啊,特别是给刚来的新移民家庭提供语言辅导和文化适应方面的支持。 希望加拿大政府能更加关注新移民儿童教育发展,给予更多资源保障。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到你身边

  我觉得文章里说的关于多元文化的优点挺好的,希望孩子能够在加拿大这个开放的社会中学习不同的文化,开阔眼界!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予之欢颜

  我家孩子才刚出生,还没打算给他/她去上学呢。但看到这篇文章后,我开始提前思考加拿大教育体系的一些问题,为孩子的未来做一些准备。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学校类型和学习模式。这篇文章只是一份参考建议,大家还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又落空

  刚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以为主要说的都是公立学校的问题呢,没想到还提到过私立学校的选择。真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到更多想要移民加拿大的家庭!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楼买醉

  我的孩子已经读了好几年加拿大学校了,感觉比国内的学习氛围轻松很多,老师也很注重孩子的个体发展,而不是只强调成绩排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嘲笑!

  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很有用!刚来加拿大的新移民朋友们要注意保存好这份文章!它可以解答你关于子女上学的一切疑问!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瞒我瞒

  我觉得加拿大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不像国内更加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这篇文章对新移民来说确实很有帮助。我建议加入一些当地华人社区的交流平台,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互相帮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绝版女子

  加拿大教育资源确实可以,但竞争也很激烈。我觉得父母要做好孩子心理建设,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模式。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空巷

  这篇文章给我带来很多启发!原来加拿大学校的招生制度和教学课程那么丰富多彩!我真的很期待带孩子去体验加拿大教育!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作为一名长期在加拿大的华人,我觉得新移民最重要的是要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学习加拿大的文化习俗,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寂莫

  虽然这篇文章信息量很大,但有些内容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针对不同情况的详细指南,这样对新移民家庭更有帮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惟港移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搜索
7x24H 快讯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
关注我们
微博
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